找到相关内容442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实相般若灭苦的过程

    ?   修学般若者,经由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而进入实相般若,是正常的程序。在这过程当中,苦会减少,止息,终至究竟寂灭。中观般若谈到一切法无自性、从缘起,那么“苦”也是没有自性...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而进入实相般若,正是由浅入深的过程。从理论、观念的认知,到亲身体验的认知过程到底如何进行?   其实这并不深奥,它是实践上的自然结果,其中,观照般若的功夫是重点所在。文字般若与观照...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0157460.html
  • 价值观与辩证法在智顗思想中的表现

    ---------  一、 天台宗的人生价值观:教化众生与圆融观照精神的关系   天台宗的人生价值观的表达方式跟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有相互对应的关系。知名日本天台学者安藤俊雄先生在其《天台性具思想论》(...欧美学术研究未曾专门地注意到过天台宗的圆融观照精神的思想结构与其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   本文试图探讨智顗大师(538-597A.D.)天台思想的脉络中所反映出的人生价值观之精神与其特殊的表达方式彼此间...

    汉斯 鲁道夫 康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2246250.html
  • 三种般若

    的探讨。   二、观照般若:这是在止观禅修中的实际体验。   三、实相般若:这是能观的般若与所观的实相不二的清净寂灭相。   为何要说这三种般若?   这三者由浅而深,不能躐等,具足文字般若才能起观照般若,观照般若通透,才能契证实相般若。   有人喜欢研读佛书,但若不依文字般若得般若正见,就无缘进入实相般若。有些禅修人士,经典不通,依文解义,略有神秘经验,坐到身心皆无,以为证悟空性,这是...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0254523.html
  • 学佛无他唯求见性,欲求见性必须观心

    人生缘起之源。众生不知,无始以来,从未观照,妄造轮回,沉沦生死。佛法教人返观内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入真如,入实相,入涅槃,入法性,入法界。顿断轮回,速出生死。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观。”(《...元音老人在给心中心行人说法时,经常强调观心非常重要:“我们修心中心法,不只是上座结印持咒修持,更须于下座秒秒不离观照(观心)。我早就告诉过诸位,观照是正行,打坐是助行。”(《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656523.html
  • 唯一的道理(2)

    到处都能应用的。为什么呢?因为拥有念的意识是个庇护处;念能防德;没有了念,心思便不努力和抑制。念是留心的御夫或忠诚的门犬。因此,所建立的念有如四念处的意义,那是,它等待著和观照著我们像个监护者。 ...  四念处也可译为念的目标。因为念须有现象为观照的目标,所以就以此现象来安定心。谈到这些现象,它们可分为四种:  +身念处以念观身体为目标。  +受念处以念观感受为目标。  +心念处以念观心意为目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2768384.html
  • 炎炎夏日的雨水——一位缅甸修行人的忠告

    有人,就会有问题」。在团体中,自然会有问题出现。如果发生了问题,我们要以和善的态度去观照、深思,然后用善意、耐心,来寻找出解决之道。  22.耐心  一个人应该对别人有耐心,而不是期待别人对自己有耐心...是长生不老的,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冰箱般的梵行:慈、悲、喜、舍。  73.由丑生美  观照丑陋的身体,心灵就会变得美丽动人。换言之,就是去开发身体的不净观。  74.由死亡得永生  如果你渴望永生,就应该...

    班迪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0645869.html
  • 懒散与精进

    起伏形态,觉察念头上散乱、昏沉的出现频率,以及动机上与实用、效率、慈悲不相应的起心动念。接着要观照:生理紧张、感受起伏、念头生灭、取舍冲突的持续时间,观照它们怎样变化与消失。不断观照可以减轻紧张、混乱...

    吴姿蓉

    精进|懒散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1909363842.html
  • 受菩萨戒和密乘戒,时时观察随犯随忏

    为也。又“格西翌日受供,于无人处见茶袋,先偷尝之。忽自观照过失,以左手执右手,大呼人来,将断之。”又“一日见供哟(牛奶作成),心起贪着,随观过失,至其人以哟供之,力拒不受,云:‘早已吃过矣!’”由此...知者以为疯魔。”盖人心如猿驰骤,非刻刻防护不可也。   “婆罗门涨舍扎肯,日以黑白石自记功过,初黑多,继白多,渐次全白,亦自心观照克制过失之法。”倘长此精猛行之,终身可不造业。从无始以来,业自然多,但...

    西藏根桑泽程仁波车

    |心戒|戒律|密乘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2235138805.html
  • 一行禅师茶话

    ”我继续问她。  “噢,我会尽力而为。”  集体修行时,很容易观照到生活的美,柏树的美,周围事物的美,这是共修的益处,当我们的念头一直在过去或者未来时,.就没有机会观照当下的美妙,也不可能好好观照自己...正念来观照事物和自己,而他却想真理是什么,开悟是什么。他不想去观照自己及周围的事物。当他饮茶时,他不去想他正在饮茶,而是想其它的东西或者事物。当他看到月圆时,也不去深入体会,不去观想,因为在他的脑海中...

    白志强、马明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5943830.html
  • 佛教是什么?

    佛教是什么?  阿难达?玛谛亚讲述/郑振煌老师翻译/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九日讲于佛陀教育基金会   问与答  问:如何都摄六根?  答:诸位必须观照你的身体,观照你的身体就可以发现你的身体是由各种东西,譬如说肌肉、腱、血液等所构成。这些构成身体器官的东西都是不净的,如此反覆的观照就可以都摄六根。  问:请大长老开示对净土法门有何看法?  答:世间虚空是无尽的,你往这个方向一直飞过去的话,那是没有...

    郑振煌老师翻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3650233.html